2025年5月24-31日是第二十五個全國科技活動周,5月30日是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山東交通職業學院公路科普教育基地積極響應中國公路學會開展2025年全國公路科技活動周的號召,緊緊圍繞“矢志創新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的活動主題,以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廣泛普及交通科技知識、樹立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為目標,精心設計組織開展系列活動,融合橋梁科技、紅色教育與綠色低碳理念,以多樣化形式呈現公路科技魅力,激發公眾對交通科技創新的關注與參與。
系列活動一:參加2025濰坊職教周職教展活動
5月23日,2025年山東省“百城千校萬企”民企高校攜手促就業行動暨濰坊市職業教育活動周盛大啟幕,學校作為參展單位精彩亮相。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工商聯主席、省總商會會長王隨蓮,濰坊市委書記劉運、副市長陳端梅等領導參觀學校職教成果展區。在展區內,一件件匠心獨運的作品令人眼前一亮,師生自主設計制造的巴哈賽車,凝聚著專業技術與創新智慧,彰顯著學生扎實的實踐能力;造型逼真、寓意深刻的紅船模型,不僅是工藝的展現,更傳遞著紅色精神;科技感爆棚的智能教育機器人,展現了在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的探索與成果。此外,3D打印橋模、橋梁與非遺融合體驗項目——錢塘江大橋木版年畫拓印、橋隧數字化建模技術等科普教育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體驗,多家媒體記者也紛紛聚焦采訪。

領導參觀學校職教成果展區

師生自主設計制造的巴哈賽車

造型逼真、寓意深刻的紅船模型

科技感爆棚的智能教育機器人

錢塘江大橋木版年畫拓印
系列活動二:科學家精神進課堂活動
科技活動周期間先后邀請“大國工匠”管延安、“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先進工作者”付建村、“產業導師”陳寶強和賈廣標等走進課堂為學生開展專題講座普及公路交通低碳知識,并為學生深度剖析行業發展趨勢、前沿技術創新成果及市場前景,拓寬學生專業視野,讓學生深切理解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大國工匠”管延安講述港珠澳大橋核心技術攻關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先進工作者”付建村給學生做講座

“產業導師”陳寶強做行業發展報告

“產業導師”賈廣標做《現代無人機技術發展與應用》講座
系列活動三:“賦能職普融通,點亮職業夢想”全國公路科普教育基地開放日活動
全國公路科普教育基地開放日迎來1000余名山東省濰坊第四中學師生及社會群眾走進校園,開啟了一場沉浸式職業教育體驗之旅。

全國公路科普教育基地開放日活動
活動“以一技在手 一生無憂 職普融通 未來可期”為主題,精心設計了科普講解內容,鳳凰山隧道和錢塘江大橋復刻場景融入紅色革命教育,通過聲光電技術重現建設者奮斗歷程并傳遞勞模精神。活動有效促進了不同教育類型資源共享,為普高學生搭建職業認知橋梁,推動職業教育與基礎教育協同育人,為區域職普融通發展提供了實踐范本。



基地講解志愿者為中學生普及橋梁知識
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基地將進一步完善科普資源建設豐富科普作品形態,融入和普及交通運輸新技術、新產品和發展趨勢等方面的科學知識,弘揚科學家精神,展示交通運輸科技創新成就,推動交通科技創新與科普協調發展,不斷探索創新科普工作開展模式,充分發揮全國公路科普教育基地作用,為提升全民科學文化素養、促進科普教育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供稿:山東交通職業學院公路科普教育基地 王丹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