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科學和高等教育在助推社會、環境和技術可持續性發展中的作用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18日下午3時,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俄羅斯交通大學、一帶一路國際交通聯盟(BRITA)共同舉辦的國際會議“交通科學和高等教育在助推社會、環境與技術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國際研討會”成功召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部部長兼俄羅斯委員會執行秘書Grigory Ordzhonikidze先生、俄羅斯聯邦交通部管理局局長Konstantin Pashkov先生、俄羅斯交通大學校長Alexander Kilmov先生出席會議并致辭。UNESCO在促進國際高等教育合作、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Grigory Ordzhonikidze先生在致辭中表示,在特殊時期,我們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希望通過此次會議,促成更多的高校間國際合作項目,在全球范圍內開展交通教育國際合作意義重大。
由我會主導的一帶一路國際交通聯盟(BRITA)也積極協辦組織了本次會議。
一帶一路國際交通聯盟(BRITA)副主席、俄羅斯VEB研究所副所長Yulia Zvorykina女士介紹了當前特殊背景下,開展交通領域的高等教育面臨的綠色與可持續問題。她表示,新形勢下,大環境要求交通行業向綠色與可持續發展轉型,使得各交通行業從業人員面臨著新的挑戰,也對各高校開展交通領域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在開展高等教育的過程中,應當考慮到國際形勢,實現交通領域高等教育的綠色與可持續發展。

一帶一路國際交通聯盟(BRITA)副主席、俄羅斯VEB研究所副所長Yulia Zvorykina
一帶一路國際交通聯盟(BRITA)副秘書長、俄羅斯公路研究所顧問Stanislav Mamulat先生代表聯盟(BRITA)做了會議發言。他簡要介紹了聯盟目前正在開展的國際合作項目,未來青年人才培訓項目。他還介紹了目前中俄道路交通綠色創新研發國際項目與實施的概況,分析了目前開展相關領域國際合作中面臨的信息不暢,技術難題等挑戰,并提出應當繼續深入與中國有關部門的合作,積極開展道路交通綠色創新研發項目,推動項目落地。


一帶一路國際交通聯盟(BRITA)副秘書長、俄羅斯公路研究所顧問Stanislav Mamulat
一帶一路國際交通聯盟(BRITA)交通安全專業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同濟大學王雪松教授介紹了同濟大學目前在開展國際人才教育中進行的創新及取得的成果,開展的國際合作項目及取得的成果,如在交通安全期刊上發表重要文章,合作開展naturalistic driving study(NDS),歐盟地平線計劃等。

一帶一路國際交通聯盟(BRITA)交通安全委員會主任委員、同濟大學教授王雪松
大連理工大學趙勝川教授應邀做報告,就中國在交通工程高等教育面臨的挑戰做了分享發言。趙教授介紹了中國經濟與交通基礎設施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中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發展的發展概況,他表示,目前中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面臨著新的機遇,如交通強國、區域發展、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我們應抓住機遇,積極開展國際間務實合作,推動全球交通可持續發展。

大連理工大學趙勝川教授
本次會議共邀請了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印度、烏克蘭、白俄羅斯、德國、哈薩克斯坦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的官員及專家,從不同角度探討了交通發展與高等教育在助推社會、環境與技術可持續發展中遇到的出行、可獲得性與安全問題,對于開展交通領域的政府、高校及企業間國際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