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由中國科協立項支持,中國公路學會主辦的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四網融合”研討活動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辦,20余位來自重點企業、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一線專家圍繞相關議題開展交流研討。本次活動由交通運輸部公路院汽車運輸研究中心主任、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周煒擔任執行主席,西北工業大學副教授吳辰旸擔任學術秘書。
?
主旨報告環節,江蘇交控集團科創信息部部長周宏作“江蘇交控數字底座建設探索”報告,深入分析高速公路“分段建設、分段管理”模式導致的數據孤島問題,認為構建統一的數字底座是實現“四網融合”智能化運營與管理的前提,并介紹了江蘇交控在“云、網、數、圖”四個層面的建設成果,分享其在提升清障效率、服務公眾出行、支撐疫情防控與交通安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朱蒼暉以“‘四網融合’在綜合交通樞紐中的應用與思考”為題,從宏觀規劃角度出發,分析“四網融合”在提升綜合交通樞紐能效、優化旅客出行體驗方面的巨大潛力,并結合“十四五”樞紐規劃及“十五五”展望,介紹推動樞紐綠色化、智慧化發展的政策導向與重點任務,呼吁加強跨行業規劃協同。周煒院士作“公路交通四網融合的思考與實踐”報告,認為公路設施網、能源網、信息網、服務網相互共建共享的最終目的是運輸服務高效、安全,并分享了對于零碳運輸裝備、電氣化公路、自動駕駛等前沿技術路徑的深刻見解。
?
自由發言環節,專家們圍繞如何發揮“四網融合”的組合優勢、建立符合“四網融合”的系統架構與發展模式、建立省域間健全開放合作的機制等問題發表各自觀點。其中,中交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徐小勇介紹了中交光伏綠色能源數智管控平臺,展現該平臺在分布式光伏電站集中監控、智能運維、高效結算和智慧調度方面的應用實效,為“四網融合”的精細化運營提供有力工具。北京海頤軟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凱介紹了如何通過信息化平臺整合多方資源,實現運營效率與服務水平的提升。
大家一致認為,“四網融合”是未來公路基礎設施發展的必然趨勢,需要跨行業、跨地域的緊密協作,共同攻克系統架構、標準制定、商業模式等關鍵難題。此次研討活動的舉辦,對凝聚行業共識、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四網融合”發展路徑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