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中國公路學會交通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譚鴻,帶領常務委員、四川藏區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王莉,常務委員、《中國交通文化研究》總編輯趙光輝專程奔赴位于中國博物館小鎮——大邑縣安仁鎮的四川省建川博物館聚落考察,并拜訪樊建川先生。
譚鴻一行重點調研了全民族抗戰系列中的正面戰場館、川軍抗戰館,查找了與交通抗戰相關聯的文物(真品)與文獻資料(原件)。隨后,譚鴻一行與樊建川先生進行了座談交流。樊建川先生重點介紹了其收集到的涉及交通運輸的抗戰遺物、檔案,特別向譚鴻一行獨家介紹了他數次自費冒險赴西藏深入冰川、原始森林秘境查找當年為支援中國抗戰而墜毀在駝峰航線沿線的盟軍飛機殘骸、反法西斯軍人遺骸遺物的探險壯舉。他期待與中國公路學會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與各地各交通單位交通文博場館加強館際交流,為建川博物館提供交通專題文物。王莉介紹了藏區高速公司利用建川博物館開展交通文化研究、教育員工踐行先進交通精神的主要做法;趙光輝博士與樊建川先生交流了工作委員會開展國家道路交通遺產保護利用工作的最新動態,并介紹了其帶領的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上的《全面抗戰時期貴州作為后方樞紐的交通發展實踐》的主要內容。譚鴻代表中國公路學會交通文化工作委員會正式邀請建川博物館參加正在籌建的全國交通文博場館聯盟,并請樊建川先生指導《交通文博場館建設運營指南》的編寫。雙方一致同意在建川博物館聚落舉辦一次以國家交通道路遺產保護利用為主題的交通文化論壇,樊建川先生已確認將發表主題演講。
蜀道城鄉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何畏,蜀道城鄉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楊光輝,四川省交通宣傳中心工會主席譚小權,建川博物館執行館長何菊一同參加考察交流。




貴州省黔西南州睛隆縣的“二十四道拐”,是抗戰時期中緬印戰區交通大動脈重要標識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