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關于認真做好交通運輸領域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工作要求,支持新疆有關地區進一步排摸具有歷史價值的交通文化遺產遺存,中國公路學會交通文化工作委員會安排專家全程參加新疆夏塔古道專項科考活動。
夏塔古道?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境內西南部,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古道,也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一條重要商道。夏塔古道全長120公里,是伊犁通往南疆的捷徑,翻越天山主脊上海拔3600米的?哈塔木孜達坂,溝通天山南北。本次科考活動主要工作任務是以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為契機,摸清夏塔古道內文化遺存的現狀、數量、種類和分布情況,展現其深遠的歷史意義與文化價值。
工作委員會作為本次科考活動的支持方,委派常務委員、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綜合運輸研究中心交通文化遺產研究責任專家李磊博士全程參與為期一周的古道田野調查,古道課題組專家、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馬濤副所長,作為承辦單位代表也自始至終參與科考及座談研討。李磊、馬濤建議:高度重視夏塔古道區域化、整體化保護力度,基于遺產整體化保護理念,將夏塔古道納入文化線路、遺產廊道保護體系,并高度重視蘊含在物態遺產背后的文化理念、制度、習俗、歷史與民族情結等非物態遺產的保護利用。他們呼吁:加強以夏塔古道為代表的眾多新疆古道的宣傳推廣工作,將新疆經典古道納入2024WTC(世界交通大會)啟動的“沿著古道看中國”“最具影響力古道”宣傳推廣活動。在活動期間,李磊介紹了中國公路學會在古道保護研究中重點開展的“五個一”內容。學會派專家參加本次科考,也為學會團標《古道評價方法和保護指南》的編制提供了調研交流機會。中國文物學會、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故宮博物院、國際古道網、伊犁州博物館、伊犁州委黨校、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學者及新疆藍天救援隊相關人員參加了科考活動。昭蘇縣人民政府與江蘇泰州市(對口援疆單位)聯合主辦本次科考活動。





上一篇:
